200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將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回族文化建設為核心,以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活動為重點,實施五大文化發展工程,以實現全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2008年,寧夏將大力發展公益文化事業,加快建設11個現代化、多功能的重點文化設施;完成20個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的新建和維修改造;完成4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新建、擴建;全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實現“村村通”;扶持400個農村文化活動示范點、文化中心戶、農民藝術團隊項目建設。
大力繁榮文藝創作,全力創排打造大型舞劇《花兒》和《月上賀蘭》、現代京劇《海上升明月》、話劇《讓真情永在》、現代兒童京劇《巍巍六盤山》、秦劇《回回人的洗禮》、獨幕話劇《榮譽》、課本劇《神筆馬良》等11部具有寧夏特色的文藝作品。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制定、實施《寧夏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為中心,推進演出業、娛樂業、文化會展業、藝術培訓業、網絡文化業、文化旅游業等文化產業項目取得突破性發展;成立寧夏文化實業總公司和寧夏演藝集團,使全區文化產業機構發展到5000家,文化產業增長率高于全區GDP的增速。
大力發展博物館建設工程,2008年前,建設古建筑博物館、固原開城遺址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長城博物館等40座行業專題博物館;到2010年建成60座行業專題博物館,實現每1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目標。
大力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啟動全區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項目,實施西夏陵、水洞溝、須彌山石窟、靈武恐龍園等大遺址保護工程;實施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工程;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面保護和維修;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寧夏文化系統還將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步伐,為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