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2007年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討會暨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在韓國首爾召開。此次會議由韓國文化財保存科學會和韓國國立文化財研究所主辦,并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的大力支持。來自中、韓、日等國的近300名代表參加了成立大會。
中、韓、日三國同處東亞,地理鄰近,文化背景相似,但是在對待文化遺產的觀點和保護遺產的各種條件又有許多不同。長期以來,國際上通行的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準則和方法一直由西方社會制定。然而,這些原則和方法并不完全適用于東方的文化遺產保護。因而,亞洲各國文化遺產工作者一直期望能夠構建一個平臺,建立具有亞洲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規則,指導亞洲國家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強亞洲各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亞洲文化遺產保護的整體水平,從而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東西方之間的對話。2002年12月、2006年10月分別于中國北京和日本宮崎召開了東亞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為中、韓、日的保護專家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這對于相互間的了解起到了積極作用,與會者都意識到了共建一個平臺的重要性。2006年5月、2007年9月在北京、福岡舉辦的東亞紙質文物保護修復研討會,參會人數遠遠超出主辦者的預想,也充分顯示了東亞各國對于交流和平等對話的渴望。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長達5年的積極協調,在中、韓、日三國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東亞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最終得以成立。
據該協會負責人介紹,協會成立后,將逐步建立具有東方特色的文化遺產保護和科學研究體系,提高亞洲地區考古遺址的現場保護技術水平,促進亞洲傳統材料和工藝的保護和傳承,積極推進亞洲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和修復的社會化和市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