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一名參觀者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絲綢之路文明展。
人民日報:“過去的這個春節,有太多的東西值得記憶。”大年初六,剛從湖南返回北京準備上班的小李感慨地說。
小李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2008年春節,適逢除夕首次被列入法定假日,民眾備感新鮮。許多地方免費開放公共文化場館。同時,演藝界人士為抗擊罕見的雪災舉辦多場義演……所有這些,溫暖著嚴寒中人們的心。
除夕不上班,輕松過大年 過年的感覺更完整了
與往年不同,大年三十早上,寧夏銀川市市民李冬過了9時才起床,美美地睡了個懶覺。而往年這個時候,李冬必須在8時30分前趕到單位工作。
“過去除夕不放假,但實際上大家都沒有什么心思干活,過年、工作兩頭都耽誤了。”李冬說。
今年的大年三十,是《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修改后的第一個假日除夕,街頭不見了匆忙趕路的行人,許多人開始享受這個“久違”的休閑除夕。
而對于那些在外工作者來說,除夕放假使得他們不必再苦惱。在銀川工作的西安人小潘說:“往年我非得請一天假,才能趕上吃年夜飯,可今年我臘月二十九晚上就可以走了,除夕剛好趕到西安。有了這個假,過年的感覺更完整了。”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徐藝乙說,除夕這一天有豐富的民俗內容,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以家庭為單位去體驗。但以前由于除夕當天沒有假期,人們沒有時間與家人一起準備年夜飯,更沒有時間貼春聯、掛年畫,這些傳統習俗也逐漸被人們淡忘,而除夕放假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重拾傳統民俗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保護文化遺產。
賑災義演此起彼伏 愛心融冰感動中國
今年春節前夕,我國南方地區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演藝界人士用自己的方式,向抗災一線傳遞愛心。
作為重災區的湖南,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2月5日,湖南衛視的特別節目“愛心大融冰——我們一起過年”共募捐到3億多元善款。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幫助,所有觀眾為之深深感動。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在節目現場發言時,也不禁熱淚盈眶,并深深鞠躬向所有愛心人士表示謝意。
大年三十,央視春晚臨時增加了一個特別板塊《溫暖2008》,明星大腕紛紛加盟。直播時,盡管有些人的臺詞念得不那么順溜,但沒有人計較這些,排練倉促的節目獲得了特別的掌聲。
暖流在各地流淌: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等協作支持的“愛心融化冰雪——首都大型賑災慈善義演”捐款達8654萬元;還有“情暖浙江——浙江省抗擊冰雪災害特別晚會”……眾多義演中,不少明星主動報名要求參加,有些人甚至為此推掉了已經簽訂的商演合同。
專家們認為,由于少數明星的負面事件頻頻曝光,近年來娛樂圈幾乎成為“浮躁”的代名詞。但在這次賑災中,許多明星表現出的品質方面的成長,令人欣慰,也令人感動。
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 新年有了更多文化味
今年春節期間,許多城市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特別是對因災不能返鄉、滯留當地的進城務工人員開放。這些措施,既使當地市民的春節長假過得有滋有味,又讓留守的農民工著實過了個熱鬧的“文化年”。
據統計,今年廣東有1260萬外來工留粵過年,逛公園、觀博物館、游古跡……在相關部門的精心安排下,留守外來工盡享文化“大餐”。在2月5日至2月21日期間,廣東全省共有424個景點對外來務工人員實行門票優惠。
春節期間,江蘇省三大文化場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江蘇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南京博物院自大年初二免費開放以來,參觀人數逐日攀升,該院院長龔良說,“以前春節期間,每天客流量也就1000人左右。今年過年期間游客川流不息,是從來沒有過的”。參觀高峰時段,參觀的隊伍排了足有300米。不過,盡管客流量井噴,但有周詳的應對預案在前,各場館秩序忙而不亂。
這一現象并非個別。據湖北省博物館統計,截至2月12日下午,春節6天內共有3.6萬人次前來參觀,創歷年春節游客數之最;今年春節適值天津市級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后的第一個長假,很多場館均出現火爆場面。從2月6日到12日,免費開放的天津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等共接待觀眾8萬多人次,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4.7倍;在蘭州,蘭州市博物館、永登博物館、榆中博物館及八路軍駐蘭辦事處紀念館免費開放……
與平時不同的是,春節期間,很多博物館的參觀者都以三口之家、老年夫婦等家庭型游客居多。為了保證參觀秩序和文物安全,很多場館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都沒法休假,但南京博物院一位工作人員的話代表了他們的心聲:“這么多人走進博物館,說明社會對我們有需求、有期待。沒有比這更能讓我們文博工作者受到鼓舞的了!”
專家表示,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拉近了與公眾的距離,讓更多人能得到高雅的文化享受。各地在春節期間的開放措施,體現了政府對公民文化權益的尊重,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讓新年也有了更多的文化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