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11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將于2007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今年,喜逢雜技節創辦20周年慶典,屆時將有16個國家和地區的25個團體共31個參賽節目亮相東方雜技賽場,同臺競技、共逐金獅。
本屆雜技節主席由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長郭庚茂擔任。
宗旨是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國際雜技藝術交流,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促進文化市場繁榮發展。
主題是友誼、交流、繁榮、發展、迎奧運。
本屆雜技節總體思路將把握“三個堅持”、“三個突出”。“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辦節思路,使雜技節能更好地面向市場、增強活力、提速發展。本屆雜技節唯一全程合作單位河北天成企業集團出資650萬元給予雜技節鼎力支持。天成企業集團與吳橋雜技節的此次合作,成為吳橋雜技節創辦歷史上又一次節企成功合作的典范,標志著吳橋雜技節開始由政府辦節向社會辦節的重大轉折。二是,堅持“門類齊全、技藝高難、崇尚創新、同類領先”的節目篩選原則,確保節目高品質,體現國際賽場權威性。三是,堅持尖端賽事與人文節慶相結合的辦節理念,營造藝術盛會、大眾節日氛圍。“三個突出”:一是,突出創辦20周年慶典氛圍。通過展覽交流、慶典聯歡,展示雜技節20年來創辦和發展歷程,體現“東方雜技大賽場”國際地位和影響,營造藝術共享、百姓同慶的慶典氛圍。二是,突出雜壇盛典與喜迎奧運的結合。充分考慮有體育特色的雜技節目入選,在演出活動設計上,注重雜技表演與武術、體操等體育項目融合。三是,突出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的改革創新。繼續推進改革創新力度,深挖雜技節市場價值潛力,提升節慶品牌附加值,增強節慶活動發展后勁。
國際權威評審,彰顯賽場規格。本著“權威性、知名度、國際性”的原則,本屆雜技節將聘請14位國際馬戲界權威人士出任評委,評委人數為歷屆之最。其中國外評委12人,國內評委2人。評委會主席由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邊發吉擔任。本屆評委既有國際著名賽場的代表人物,又有世界頂尖雜技團的主要負責人,也有國際著名演出商,可謂國際雜技界的一次高層峰會。
為把雜技節辦成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雜壇盛會,營造百姓喜愛的節日氛圍,將組織三大類共十五項活動。
一、雜技節的品牌活動。這是吳橋雜技節主要內容和保留項目,已成為吳橋雜技節的標志性活動。
開幕式綜合場演出,高水平節目競相登場。本屆雜技藝術節將從所有參賽節目中精選部分優秀節目,精心編排一臺國際雜技精品晚會,作為一道藝術盛宴,拉起國際雜壇盛事大幕。
國際雜技比賽演出,精彩不斷、好戲連臺。本屆吳橋雜技節將繼續堅持“門類齊全、技藝高難、崇尚創新、同類領先”原則,在篩選參賽節目上,力求突出驚險性、創新性、觀賞性、娛樂性和多樣性五大特色。來自俄羅斯、朝鮮、加拿大、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亞美尼亞、烏克蘭、墨西哥、蒙古、哈薩克斯坦、波蘭、意大利、中國、中國臺灣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31個參賽節目,體現了世界雜技藝術的驚險性、創新性、觀賞性和娛樂性,反映了當今國際雜技界的領先水平。參賽節目將采取先公演、后比賽的程序,在河北藝術中心分A、B場輪流進行。
閉幕式頒獎晚會,經典節目的激情盛宴。11月4日晚8:00,在河北省藝術中心舉行閉幕式頒獎晚會,請黨和國家領導人,雜技節主席,組委會主任、副主任分別為獲獎節目頒發金獅獎、銀獅獎、銅獅獎。并遴選部分獲獎節目進行綜合場演出,使國際雜壇盛宴在激情中完美謝幕。
國際馬戲論壇,旋起雜壇理論界頭腦風暴。作為吳橋雜技藝術節的品牌項目,國際馬戲論壇的成功舉辦,促進了國際馬戲界理論研討活動的發展。本屆雜技藝術節將舉辦第五屆國際馬戲論壇,論壇主題是“如何打造雜技(馬戲)的精品”和“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雜技”。論壇將邀請國際馬戲界知名人士、著名賽場負責人、國內外雜技研究機構負責人及相關學者、專家和參賽團隊代表參加,深入探討當今雜技界的節目創新、如何打造雜技精品節目。
吳橋參觀交流,尋根溯源體驗民俗風情。作為“東方雜技大賽場”的特色品牌活動,本屆雜技藝術節將繼續組織中外來賓到吳橋縣觀摩交流,參觀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吳橋雜技史料展覽,游覽吳橋雜技大世界,體驗雜技之鄉民俗風情,感受世界雜技搖籃文化藝術氛圍,了解吳橋雜技的歷史和吳橋縣的建設與發展。
二、20周年慶典活動。以公益性、群眾性、互動性為特色,體現歡樂和諧的節日氣氛,讓更多民眾享受到雜技藝術的魅力。
大型彩車拉街巡游,演繹城市流動的靚麗風情。本屆雜技節為配合20周年慶典主題,特別設計制作11輛藝術造型各異、色彩繽紛的彩車,節間在市區進行拉街巡游表演。集中反映吳橋雜技節創辦20年來的輝煌成果,展示現代、文明、繁榮、和諧的新石家莊,營造流光溢彩、喜慶祥和的歡樂氣氛。
社區廣場文藝演出,貼近群眾的饕餮藝術盛宴。雜技節期間選擇市內各區主要社區、廣場和公園進行文藝演出,演出形式和內容將突出雜技節慶典氛圍,以民間鼓樂、戲曲和廣場舞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為主,并邀請部分國外參賽雜技演員進行聯歡演出。同時與石家莊市“彩色周末”文化活動相結合,走近基層,貼近群眾。
馬戲大篷專場演出,人與動物和諧共融的樂園。如果說國際雜技比賽是經典大餐,那么更加貼近百姓的馬戲大篷專場演出則是開心甜點,它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觀賞需求,為更多觀眾帶去歡樂。
公益專場演出,讓雜技節走近弱勢群體。節間將舉辦“百姓專場”公益演出,邀請基層群眾、少數民族學生和弱勢群體代表免費觀看正式參賽節目演出。同時面向社會出售一定數量的低價優惠票,讓百姓感受雜技魅力,共享節慶歡樂。
三、展覽洽談交流活動。
歷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圖片展。內容以前10屆雜技節獲獎節目圖片資料為主,展示二十年來在“東方雜技大賽場”上各類雜技節目的精彩瞬間。
吳橋雜技史展。集中展示吳橋雜技藝術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保留下來的珍貴圖片、文字和實物資料,展現“吳橋雜技”的悠久歷史和廣泛影響。此項展覽在吳橋縣雜技博物館舉辦。
歷屆吳橋雜技節國內參賽團體圖片展。為紀念雜技節創辦20周年,特邀請曾參加過吳橋雜技節的部分國內獲獎節目團體進行展覽活動。內容主要以介紹國內雜技團體相關資料和最新劇目為主,集中展示我國雜技藝術的發展現狀。
俄羅斯馬戲大師尤里·尼古靈圖片資料展。為配合中俄文化年,推動中俄互辦雜技展覽項目的實施,特舉辦此項展覽,以促進中俄文化交流,提升雜技節國際影響。
第二屆國際雜技商演項目洽談會。搭建交流推介平臺,吸引中外演出經紀機構、經紀人、演出團體參會,促進國內外優秀雜技節目交流和雜技信息資源共享,擴大中國雜技產品的國際演出市場份額,推動國際雜技演出市場交流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