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江蘇實施鄉鎮文化站建設工程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完成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全省鄉鎮文化站500平方米達標建設任務的關鍵一年。如何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構建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東?h、通州市分處蘇北、蘇中地區,相比蘇南,其地方財力仍較為薄弱。但是,近年來兩地鄉鎮文化站從體制入手,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使文化站人心穩定,各項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為鄉鎮文化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些有意義的經驗。
鄉鎮劇團自謀發展闖市場
2007年12月,安峰鎮農民王建華帶領安峰農民劇團,應安峰鎮耐磨材料廠之邀進行廠慶表演。農民劇團自編自演《喜看安峰新面貌》、《借驢》、《新墻頭記》、《二狗子相親》,為現場增添了喜慶氛圍,引起村民陣陣叫好。“出場費5000 元,車馬費由邀請方出!眻F長王建華欣喜地告訴筆者,近年來他們商演不斷,僅去年5月就演出了10多場,上半年收入逾10萬元。除了置辦服裝、道具等費用外,參加演出的農民每人每年還分得至少3000元的收入。
農民劇團的演員都是地道的農民,當初只是自娛自樂,后來劇團小有名氣,請的人多了,農民嘗到了甜頭,越干越有勁頭。
農民劇團自謀發展一方面拓寬了農村文化隊伍的生存空間,保持了基層文化活動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通過市場調節,減輕了地方財政負擔。這種農民自辦文化的方式,是農村文化實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文化站變等事做為爭事做
2007年10月,“魅力安峰廣場文藝晚會”在東?h人民廣場前拉開序幕,安峰鎮文化站組織的跑驢《喜看安峰新面貌》,嗩吶獨奏《喜慶》,小品《夫唱婦隨》、《借媳婦》等特色濃郁的文藝節目獲得了在場群眾的交口稱贊。據了解,近年來,安峰鎮政府采取“政府委托、中心承辦、訂單購買、合同管理”的企業化經營方式,向鎮文化站訂購大中型文藝演出等項目。2007年鎮政府先后預訂了“安峰旅游文化系列活動”、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系列活動等大中型文藝演出8場次,付給文化站活動經費11萬元。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促使文化站由“等事做、伸手要錢”向“爭事做,靠服務來掙錢”的轉變。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江蘇的決定》要求:“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倡導用市場和企業機制管理和經營公共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政府采取“訂單化”方式向文化站預訂大型文藝活動,并通過合同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嚴格按照項目多少定支出,以考核結果定報酬,按辦事質量定獎懲,實現了從以錢養人到以錢養事的轉變,既拓寬了文化站的功能和生存空間,又提升了基層文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
文化站人員須持證上崗
2004年起,通州市實行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凡在當地鄉鎮文化站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考核、培訓后,持證才能上崗。對在編文化站人員2年內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由市人事局、文化局建議用人單位調整。同時規定,新進文化站人員“必須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年齡原則上在35周歲以下”。 文化站“準入”制度的改革,對加強基層文化隊伍的管理,把好基層文化專業人才隊伍的質量關,提高基層文化隊伍的素質,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去年起,文化站人事制度改革已在江蘇全省推廣。
對文化站工作人員設置進入門檻,并對新進入文化站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加強工作崗位的規范化、人才專業化,保持文化站管理及專業人才的穩定性,勢在必行。
績效考核,分值管理
去年,安峰鎮文化站出臺了《文化活動管理考核辦法》,將每個人的具體工作情況直接與本人的工資掛鉤,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內容分為活動組織、活動策劃、活動管理、經驗教訓、學習進修五個方面,合計100分。每季度由縣鎮主管領導對工作人員的工作實績進行考核,上不封頂,滿分者發放當季工資,超額完成指標的,加發獎勵工資,否則,按照相應的分數扣除。這一措施的實施,大大激發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文體活動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文化人才要有所作為,必須引入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量化考核,如全年文藝演出多少場,送電影進村組多少場,開展多少場科技知識講座等,同時要有制度作保障,做到獎罰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