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深圳外來青工文化節下周將如期而至。記者昨日從深圳市文化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第四屆外來青工文化節將于4月28日至5月28日在深圳舉行。作為全國唯一以勞務工為主要受眾群體的文化節,除了市級10項重點活動之外,各社區舉辦的文化活動達226項300多場次。
深圳市外來青工文化節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本屆外來青工文化節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為契機,充分反映外來工與特區共成長的歷程及對深圳改革開放做出的貢獻。除了攝影、才藝、硬筆書法、外來青工歌手大賽等傳統項目外,還增設了外來青工自立成才巡回報告會和“手拉手”文化關愛聯誼活動,把關愛延伸到外來工的下一代。
其中,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的開館是本屆外來青工文化節的重要內容。4月28日上午,文化節開幕式在寶安區石巖街道舉行,勞務工博物館同時開館,這是全國首家以收藏勞務工歷史、生活、工作記錄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總投資350萬元,免費向市民開放。它的開館,將成為全國第一家勞務工史料和文物標本的收藏、展示基地,勞務工歷史和現象的研究基地以及勞務工歷史與文化的參觀教育基地。
勞務工博物館是利用深圳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舊廠房改造而成,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分為四個功能布局。一是深圳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廠景復原,包括三個不同年代的生產線、勞務工宿舍以及飯堂、觀影廳等;二是主展廳對勞務工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及文物標本進行展示,目前已征集到各類史料及文物標本3000多件;三是臨時展廳的勞務工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四是勞務工大講堂,舉辦勞務工事跡報告會、維權講座、創業就業論壇等。開館當日下午,深圳第一代打工作家安子將走進勞務工博物館,舉行現場講座。
此外,各區、街道、社區還同時舉辦300多場次文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