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文華獎單位的代表在閉幕式上領獎 新華社記者郝同前攝
中國文化報(劉修兵 彭蓉):“雖然船兒乘風遠去,我卻把心留在這里。再見,再見,再見!”11月20日晚,伴隨著主題曲《把心留在這里》纏綿悠長的旋律,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在湖北省宜昌市圓滿地落下了帷幕。文化部部長、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湖北省委書記、省長羅清泉,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周和平,湖北省常務副省長周堅衛,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昌爾等出席閉幕式并分別為獲獎劇目頒獎。頒獎儀式結束后,演出了宜昌市歌舞劇團大型民族風情音畫《楚水巴山》選場。
孫家正在致閉幕詞時指出,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盛況空前,流光溢彩。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工作者歡聚一堂,各類優秀文化藝術爭芳競艷,異彩紛呈;文藝、經貿、旅游活動一體互動,專業演出和群眾文化活動交相輝映,在美麗的荊楚大地上展開了一幅氣勢恢宏而又感人至深的巨大藝術畫卷。這次藝術節的圓滿成功,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心血的結晶,是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文化事業支持的結果,也是藝術源自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人民共享的生動體現。
孫家正強調,黨的十七大將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求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客觀要求,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讓我們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文藝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繼承優良傳統,緊跟時代步伐,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努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本屆中國藝術節共有54臺文華獎參評劇目,22臺參演劇目,同時有500多個群眾藝術作品參加了第十四屆群星獎決賽,是歷屆藝術節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也是參評劇目門類最齊全、題材最廣泛、內容最豐富、藝術水準最高的一屆。最終,京劇《廉吏于成龍》,昆曲《公孫子都》,花鼓戲《十二月等郎》,豫劇《常香玉》,歌仔戲《邵江海》,川劇《易膽大》,話劇《立秋》、《黃土謠》、《矸子山》、《天籟》,兒童劇《青春跑道》,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音樂劇《星》,舞劇《紅河谷》、《筑城記》,地域風情舞蹈詩《家住長江邊》,雜技劇《西游記》等劇目獲得了文華大獎;音樂舞蹈史詩《楚水巴山》獲得了第十二屆文華大獎特別獎;第八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晚會《極目楚天舒》獲得了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特別獎;其余36臺劇目獲得了文華劇目獎;同時還評出了文華單項獎236個。評選出群星大獎36個,群星獎創作獎148個,表演獎86個,服務獎80個。此外,根據觀眾評委評分和現場觀眾滿意率問卷調查,評出了本屆藝術節“觀眾最喜愛劇目”獎和“觀眾最喜愛演員”獎,分別有13臺劇目和26名演員入選。
本屆中國藝術節群文活動豐富多彩,高潮迭起。自11月5日八藝節開幕以來,主會場和各分會場共舉辦各類群眾文藝廣場演出、大型晚會、展覽247場(個),觀眾達283萬人次,宜昌、襄樊、荊門等分會場都舉辦了上萬人參加的大型文化活動。
本屆中國藝術節共有展覽藝術項目32個,內容涵蓋了美術、書法、攝影、文物、工藝美術、動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多個方面。既有全國性藝術大展,又有體現荊楚地域文化的特色展覽,充分展示了藝術節的中國氣派和國家水平,又展示了荊楚文化神奇浪漫的獨特魅力。32個展覽參觀者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八藝節期間參觀人數總計達到37.5萬人次。
在閉幕式上,湖北省常務副省長周堅衛和廣州市市長張廣寧進行了中國藝術節節旗交接,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將于2010年在廣州市舉行。
|